【活动回顾】蛋雕铭刻“中国梦”
10月5日,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日子里,又恰逢国庆节长假。来自市区风华、求益、书院三所中学的23名初中学生,走进衢州市博物馆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中心,参加蛋雕制作《中国梦》的体验活动。
蛋雕,在飞禽类蛋壳上雕琢成画的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技艺,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。它融合了绘画与雕刻,有浮雕、阴雕、阳雕、镂空等手法,可在易碎的蛋壳上雕刻出各种精美图案。
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蛋雕的代表性传承人戴理平,教孩子们学习蛋雕。戴老师首先普及蛋雕知识,展示他的代表作品。他手持精美的蛋雕,一一讲解,引得同学们啧啧赞叹。这些作品有以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为题材的,有以迎接亚运会为主题的,有360度细致雕刻秀美山水的……
“同学们写字,都是从左往右写。但蛋雕正相反,是从右往左刻。先刻出线条,再逐渐加粗。”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级大奖的戴老师,将他从事蛋雕艺术20年的经验体会,倾囊向“小徒弟”们和盘托出。
风华中学初二学生徐子真虽然知道非遗项目蛋雕,但亲手接触体验还是第一次。为此,他还事先到网络上查了资料,特意做了攻略。但真正拿起陌生的刻刀,在薄薄的蛋壳上雕刻,他感受到了“看似容易,做起来难”,不慎把蛋壳刻破了,只得从头再来。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认真学习体验,同学们从初识蛋雕到刻出“中国梦”字样。
“通过体验,我体会到了蛋雕不仅是一门艺术,有其文化内涵,它更是工匠手艺和匠心精神的体现,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传承。”徐子真说出了同学们的心声。
活动接近尾声,同学们欣喜地展示他们的作品。“中国梦”不仅雕刻在蛋壳上,更是铭刻在大家心坎上。戴理平老师,对蛋雕艺术的薪火传承后继有人,也信心满满。